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

研究方向

一、地表覆被与国土空间优化

二、环境遥感与防灾减灾

三、生态水文过程

四、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五、农户生计与乡村振兴

主要标志性成果

一:三峡库区山水林田湖草转换格局与机制

制定了新的地表覆被分类系统,将地表覆被转换及其气候效应间建立有效的联系,改变传统分类系统中单纯考虑地表覆被转换而未展现气候效应方面信息;将大型工程的建设阶段与地表覆被的转换结合起来,查明工程不同建设阶段的地表覆被转换格局、过程与轨迹;在有限数据支持下,改变以往地表覆被转换动力机制分析思路,转而寻求驱动力的空间格局差异,对比识别库区地表覆被转换的动力差异;开展了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的多情景模拟,为山水林田湖草格局的优化调控提供可供选择的思路。

创新点:建立了三峡库区不同覆被转换轨迹的山-谷-水界面分布与地形梯度间特征,第一次将地表覆被转换与不同水位运行阶段相耦合,揭示库区山水林田湖草间的转换格局和过程;弄清了三峡库区地表覆被转换驱动因素的时空演化规律,包括格局特征和演化趋势,为驱动力系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构建了多因素系统仿真模型,模拟了三峡库区山水林田湖草格局间的竞争关系,明确了在数量和空间位置上的变化。

二:三峡库区侵蚀产沙机理与水保措施优化

揭示了三峡库区地块、坡面、小流域、中等尺度流域侵蚀产沙规律,探讨了土地利用、降水等关键因子与侵蚀产沙的关系,研究了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估算方法;研发了集“土石坎空间优化配置、模块式生态排水沟建设、改进型沉砂池建设”于一体的坡耕地理水拦沙工程成套整装技术体系;发明了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用的坡度测量装置、土壤厚度测量装置以及系列特色埂坎,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措施优化提供依据。

创新点:提出了大中尺度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指数及其估算方法,采用通径分析解析了各种因子对泥沙负荷演变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大小,揭示了复杂机制下人类活动对泥沙负荷的耦合作用机理;集成研发了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侵蚀减控技术,提出了水平沟、等高埂坎、植物篱等耕作单元分割技术,研发了土石坎空间优化配置技术、模块式生态排水沟建设技术、改进型沉砂池建设技术等坡耕地理水拦沙工程技术体系;提出了埂坎的适宜水分和干密度参数,揭示了埂坎三维入渗各向异性和土质埂坎分层入渗试验并模拟其入渗过程。

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地址: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